当前位置:河南辅读中等职业学校(郑州电子商务职业学院) > 学校新闻
学校新闻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卡罗尔·德韦克曾经做过一次实验,他召集了美国当地的一批小学生分成AB两组,
1轮:选择容易的试卷让孩子做,然后给两组孩子不同的反馈。
A组:工作人员跟他们说“你真聪明”;
B组:工作人员跟他们说“你非常努力”。
2轮:准备难度高的试卷和难度低的试卷让孩子们做选择。
A组:差不多一半孩子选择低难度试卷;
B组:大部分孩子选择难度高的试卷。
3轮:将第1轮时的简单的试卷给全部孩子做。
A组:成绩下降20%;
B组:成绩提高30%。
一句不同的评价,竟然导致如此惊人的结果。不仅是因为年幼的孩子具有更相信“权威”,比如父母、老师、教练、专家等,可以说是100%的坚信不疑,还因为不同的评价将在他们内心塑造出不同的思维模式。(2017年河南省中专学校报名)
给孩子灌输“聪明”的,养成固定型思维
正因为他们的“聪明”被权威们认可,他们也因此坚信不疑,“聪明”是他们的资本,也不需要做什么事情就能立于优越地位,这样的孩子容易养成固定型思维。这类孩子偏向于爱表现、爱比较、容易焦虑、趋向于以成绩或结果为导向的学习。他们在做选择时喜欢趋利避害,容易选择证明他们“聪明”的事情,比如上面A组孩子表现在选择难度低的试卷上,足够自信的小部分被称聪明的孩子虽然选择了难度高的试卷,但他们内心却是不安和焦虑的,因为如果选择错了将威胁他们的“聪明”地位。(河南省辅读中等职业学校)
给孩子灌输“努力”的,养成成长型思维
就像“聪明”组的孩子一样,被称赞“努力”的孩子也坚信自己“很努力”,为了保持里外一致性,他们将焦点集中在“努力”上,“努力”是一个不断行动的过程,所以这类孩子的思维是成长型的。他们将努力涉猎在生活、学习甚至生命的各个方面,努力做一切事情、着重自我改善。他们容易选择有挑战性的事情,趋向于以钻研、兴趣的学习,因为他们要证明自己非常“努力”。(2017年河南省中专学校报名)
上一篇: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