境界。这个术语所指的概念时常萦绕作者脑际。勉力写下小文,未及认真梳理,语无伦次,然,所述情形之适当顺序,大家自可优化,故,不必多虑。(河南省辅读中等职业学校)
其他有关的关键词:智能、意境、意象、视野、襟怀、情操、情趣、情怀、情境、情调、格调、品味、水平、气质、素质、涵养、修养、底蕴、终极关怀,可以联系迈.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;马斯洛需求七层次理论;刘勰等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象与意境;勒庞“乌合之众”;中外“大同”、“桃花源”、“乌托邦”——乌有之乡境界,冷冰冰的现实,无限而又有限的可能,必然与偶然,……同一主体,有特定时刻的境界(状态),有特定时期的境界变化(过程)、“平均”境界。
主体常像潜艇那样,在不同层次、不同方位的境界之间漂浮,而从宏观上看,这种现象类似物理上的布朗运动。例如一个人,忽而为生理内驱力所驱动,忽而又沉溺于形而上的思辨。但这不是全部。有时,主体境界的变化又像比较稳恒的水流。境界有层次性、广狭性、……等性质,其中其广度-全面性,可以有两种理解:一种全面性是无远弗届无所不包;另一种全面性是指(平面或立体角方面)全方位的、360度或4π个平方弧度无遗漏的,但不包括“非常遥远、超出人类感知阈限的距离”上的事物。
无我之境,有我之境,思想境界,语言境界,文学艺术境界,科学技术境界,人生境界,经济民生境界,社会文明境界;……思想境界与语言境界密切关联,水涨船高,但并不等同;有崇高的思想境界者,未必能够通过最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,有诗云“不畏浮云遮望眼,只缘身在最高层”,其实,身在最高层也可能会有浮云遮望眼;
反过来,深邃的语言境界未必能够被充分理解,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,例如形式上幼儿可以熟练背诵唐诗,却只有在长大后才会越来越接近于深刻领会其思想与美学内涵。人最宝贵的是生命。近年来虽然有网友质疑乌克兰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,认为他是斯大林树起来的伪标杆,但本拙文作者个人认为,不要以人废言,他在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一书中关于人生意义那曾脍炙人口的名言并没有错,至今仍然适用于为形成普世价值——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不断做出点滴努力的人们。“塑造”人、“人类灵魂工程师”这类观念有一定问题:为什么在“塑造”别人的过程中“主体”自身就不会被塑造呢?在实施“人类灵魂工程”时,“工程师”自己的灵魂如果不发生变化,那还叫灵魂吗?所以,有悖论。(河南省辅读中等职业学校)
很多人熟悉王国维诗词三境界、冯友兰人生四境界说,这里不再引述。除了王、冯的境界说,还可以考虑到两千年前古人对于境界的思考。境界可以从艺术、形象、审美角度看,比如从诗词名句出发来思考,即王国维式的境界;也可以从学术、观念、逻辑体系的角度看。
而群体的思维,除了是全体成员个体思维的某种包络线内的代数/矢量和、某种“加权平均”以外,还能是什么呢?由于重现性,其总量显著小于个体境界“绝对值”之算术和。它能跳出上述代数和、包络线的如来佛掌心吗?
本文来源:
河南省大中专学校联合招生网https://www.hnszzxx.com/
本文标题:
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【河南省辅读中等职业学校】
本文地址:http://fdzz.hnszzxx.com/news/itemid-4853.shtml